阳志平是谁
简单说,阳志平是一个读书甚多、信息品味颇高的北京教育行业创业者。
但这,还不足以概括他经历的一切。
少年时代,阳志平被路人相救。这原本是善事一件,却因歹人的干涉,蜕变成一部欺凌与反击的狗血剧。
救命恩人的亲戚,要求阳志平出钱酬谢。阳无力承担,招致暴打。他义愤难平,随后带着姐夫们反杀回去。
善恶转换,如呼吸换气。
万幸,读书拯救了少年阳志平。他发奋图强,接连保送,成功避开了打打杀杀、混迹街头的命运劫数。
从小镇走向省城,从省城进入首都,满足阳志平求知欲的图书馆越变越大。一整套跨学科学习方法论,也在博览群书中得以建构。
年少得志,顺风顺水,最易使人得意忘形,阴沟翻船。
28岁,阳志平创业失败,无奈回到那个爱恨交织的家乡小镇。他读书,反思,追问历史上的榜样,最终获得认知上的顿悟。
做一个安静者,在浮躁的年代保持平和。做一个慎言者,在喧嚣的时代三思后行。做一个柔软的人,即使内心无力也要心向光明。
之后的事,已经很明朗。
凭借认知科学及其相关实践,阳志平在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员工内部,在代表高智商与远大前程的名校硕博群体中,获得了“阳老师”“阳老”的称谓。
为何寻找“阳志平”
世间假装读书的人很多,能把书读懂的很少;喜欢舞文弄墨的很多,能持续输出高质量作品的很少;从事内容创业的很多,能把商业与学术结合好的很少。
阳志平正属于那“很少”的一分子。这“很少”的人,契合了我对良师益友的想象,蕴含着我对理想自我的期待。
他从万千藏书中精选好书,是为“开智正典”;其文兼容百家思想,普及人类智者一流思维,广为流传;他创办认知科学专业公司,运用认知科学指导教育实践,为青年一代开智开路。
寻找“阳志平”,寻的是榜样、模板和路径,寻的是与智者共事、提升自我、不枉此生的机遇。看其人,听其言,观其行,思考个人成长路径。
读书是最经济的对话方式。开卷有益的前提是,你能识别好书坏书,并已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输出是检验所学最直接的方式。低级输出是照抄照搬、鹦鹉学舌,中级输出是写得通、讲得通,高级输出是信手拈来、鼓舞人心。
理论联系实际,是最难的一门学问。“说得好”未必“做得好”,自己主张的那一套能解决问题、能带来真金白银,才是真的好。
这一切都不能生来即有,只能追随那个人——模仿、学习、提升、内化。
我要找的“阳志平”,是“阳志平”,又不是“阳志平”。
“是他”,是因为:那个“阳志平”与创业者阳志平一样,一定是一个安静读书的样子,崇尚实战又不轻视理论。
“不是他”,是因为:安家在山东,“乐业”也基本限定在省内,我要找的是山东“阳志平”,性别、年龄、高矮胖瘦皆不限。
找到山东“阳志平”
寻找师友“阳志平”,是为了获得与之共事的机会,近距离、全方位地观察他、模仿他、学习他,最终成为那个预想的理想自我。
因而,最佳的寻找途径就是求职入职。
在这方面,我走过弯路。但这些负面经历,也间接地验证了阳志平的洞见,让我更迫切地期盼遇到山东“阳志平”。
现在可以说,我初步找到了山东“阳志平”——周老师。
有人问阳志平:
你招募人才时最着重什么?
阳志平回答:
内在动机+基础技能+价值观。
内在动机强调的是兴趣和好奇心。自己很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事,也曾做过相关的尝试,读过相关的书,关注过相关的行业信息,了解行业内有哪些厉害人物。
基本技能指的是听说读写,用作品说话,而非张口闭口自己什么学历、曾在什么公司工作过。
价值观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与师友“阳志平”共事,不是一时一事临时搭伙,而是为共同人生目标进行长期合作。三观一致,才能走到最后。
面试那天,在周老师的办公室,我讲了以下内容:
- 对他本人及他创办的机构、开发的产品的认识。此即内在动机。
- 自己喜欢读的书,写的东西以及捣鼓博客网站的经历。此即基本技能。
- 北京阳志平的事迹及主张,以及自己与爱人的人生理念。此即价值观。
入职后,周老师两次在同事面前,提到当初面试我时的感受:他不是(面试)表现最好的一个,但他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在此后工作的日子里,直至写作本文时,我始终相信:这就是我要找的“阳志平”。
归结起来,周老师与阳老师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比如:
- 都三十来岁、不满四十。
- 都喜欢读书。一个家中藏书过万,一个隔三岔五就收到图书包裹。
- 都喜欢创作,用作品说话。一个开发了认知写作课,一个开发出学术写作课。
- 都乐于分享阅读书目。你有“开智正典”108本,我有学术写作经典70本。
- 都凭借创作与课程,凝聚起一批大学教师和青年硕博。
- 都对“资本”作出分类,强调找准自己的资本,建构成长之路。
- 都主张工作与家庭统筹兼顾,不为工作而忽视爱与意义。
- 阳老师强调勤奋与专注,但反对低效加班;周老师强调热爱和钻研,鼓励顿悟突破。
- 阳老师筛选心智学徒,培养自己的学生;周老师亦有培养计划,尝试内部挖掘更多人才。
……
少年已三十,没有时间再去堕落。与良师益友共事,借同侪压力与智识碾压,反逼成长,不虚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