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我执迷于一生志业的确定:自己究竟该把什么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
心里有几个潜在选项,却又不是十分清晰。我寄希望于比较潜在选项,试图从中发现最佳答案。
然而,反复比较却毫无定论,时光却不动声色地离我而去。
01
在《探索我处于何处》一文中,吕小荣提到过类似经历:
在 SAP 期间,我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被一种观点禁锢:我生来就有一个终极的职业归宿,我的一生应该围绕这个目标展开,脱离这个目标,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毫无意义。如果我的归宿是成为顶尖工程师,就不应该花费太多时间在企业经营上。如果神要我成为一个企业家,我就不要深钻到技术细节中。
我渴望神能像指引摩西一样清晰的给我指明道路,然而苦苦等了五年,神并没有告诉我“我属于何处”。我应该不是此类观点唯一的受害者。
“受害者”!
我们的确是“人生确定论”的受害者!
02
对“人生终极意义”这类大问题的思考,给我带来什么积极作用了吗?
没有!
相反,对此类问题思而不得的后果,就是自己越发纠结,总觉得在一生志业未确定的情况下,无论做什么,都将是盲目的、无效的。
于是陷入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慌感,进而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遇事拖延,不想投入,在自我对抗中消耗自己,最终身心俱惫。
这种糟糕状态,必然影响当事人的工作与生活状态。可是,生活并不会因此停下来陪你。
富有戏剧性的是,促使我走出自我对抗的契机,并非源于我“想通”了,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而是工作期限将至,完成将要挨罚。
于是,我不得不停止对人生意义的胡思乱想,挣扎着追赶工作进度。
03
看似被动地投入工作,却让我产生久违的满足感、喜悦感。因为追赶工作进度时,自己实际是被一种“使命”驱动着做事。这种“使命”就是:
做好工作的份内事,不给同事添麻烦;努力获取劳动报酬,为家庭开支提供保障;努力追求事业进步,为孩子树立榜样;等等。
这样的“使命”看似微不足道,与“高大上”完全无关,却能让普通人在当下感受到“意义”所在。
所谓“意义”,就是“我”的存在是利他的,对他人是有价值的;“我”在为一个看得见、有反馈的小目标而行动着;此刻的“我”,确信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自我的热情找到了寄托的寓所;“我”正在进步,一步步逼近小目标,获得了一种认真生活的确定感。
于是,满心欢喜,倍加自信。
04
活在当下,与眼前的“自己”认真相处。
当下的你疲惫不堪,那就睡觉休息;脾气太臭,那就下意识内观自我;与爱人、父母关系紧张,那就调整亲密关系;工作沟通不畅,那就设法学习沟通。眼下你需要抚养宝宝,那就恶补育儿知识,让自己科学育儿……
沉浸到当下,投入进去。
慢慢地,你熟悉了、精通了某个细微的生活与工作命题。然后,转入其他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小问题被你破解,各种小的方向、愿景、思路也将在头脑中彼此链接,由点及面,以致成为体系化的系统。
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有所提升后,崇高而又切合自身的人生方向,也将持续涌现!
05
与“当下”认真相处,从眼前的任务中发现价值和意义,催生了我三个方面的观念转变:
不要偏执,要同理心
当下的自己只是普通人,没有资格也没必要固守己见,与人针锋相对。
对立的人假如不如你,那又何必与他争论、自降身份?对立的人如果比你强,你争也争不过他,不如向他学习。
越是放弃自以为是,越能从真实世界中获得支持。人是社会性动物,与人和谐相处,才有确定感。
不要虚荣,要获得感
当下的自己贫穷匮乏,迫切需要摆脱物质贫穷、精神匮乏。
如果送外卖、扫大街能实现上述目的,那就赶紧去做。如果所谓的“体面”既不能让你摆脱物质贫穷,也不能让你精神充实,那就果断舍弃。
为美好生活做最卑微的事情,不丢人,很光荣。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认识自我。
不要假佛系,要有进取心
当下的自己与其他人一样,拥有类似的期盼和欲求。
不必刻意在口头上表达“不要”,这样并不会让自己显得清新脱俗。越是表里不一、口是心非,越可能让自己备受煎熬。
不如坦诚表达对某事某物的欲念,凭本事去争取 、去实现。有欲望,才能激发自身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