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liuxher on September 27, 2025

首先告诉大家,从头到尾,这都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01

最近,我看到一段连麦视频。视频中,连麦双方分别是知名人物大冰,以及一位来自东北的年轻男子。

男子的孩子3岁多,罹患白血病,生命还剩两个月。他说孩子有个愿望,希望大人带他去游乐场玩耍。但自己只是个普通工人,没见过多少世面,所以向大冰请教:

最后这段时间,可以带孩子去哪里游玩?

大冰现场给朋友“小芸豆”打电话,委托对方安排孩子去上海迪士尼,并承诺吃住行全包,不用孩子家长操心。小芸豆爽快应承。

视频最后,大冰让男子答应自己两个条件:

一是,孩子“走”后,不管家里其他人如何崩溃,自己得像个爷们儿一样,振作起来。

二是,以后看到有困难的小朋友,要上前帮一把。

02

上述视频,没有直接给出事情的后续。好奇心驱使我翻评论区,结果看到如下言论:

抱歉,我觉得得了绝症求助于人,尤其是求助不认识的人,挺无耻的。

但更多网友表示,男子只是求教而非求助,大冰的这次资助出人意料。

我开始猜测事情的结局:最后不会是男子以怨报德,与大冰反目成仇吧?

我继续往后看评论区。有网友透露了小芸豆的社交媒体账号,称对方在上面发过这件事的后续:

孩子父母没有接受去迪士尼的安排,也没有接受任何金钱上的资助。

看到这儿,我着实佩服这对父母的骨气,也更想去小芸豆的社交媒体上,了解这件事情的更多经过。

03

原来,小芸豆接完大冰的电话,第二天就联系到孩子父亲。但孩子正在接受化疗,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小芸豆告诉孩子父亲,化疗结束后,可以再联系她。

期间,小芸豆凭借自己的人脉,主动联系迪士尼,希望园方能为孩子安排一次特别的体验。

甚至考虑游玩场所拥挤嘈杂,小芸豆还与商场洽谈,希望对方闭店一小时,方便孩子在里面自由挑选喜欢的玩偶。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小芸豆还联系了一家经验丰富的慈善基金会,并跟伙伴讨论,万一孩子不适合出行,她可以直接去孩子化疗的城市,装扮成卡通人物,帮助孩子实现愿望。

实话说,双方素不相识,小芸豆能把事情做到这份儿上,已经很令人佩服了。但更让我佩服的是,小芸豆对整件事情的反思。

04

很多天过去了,化疗也应当结束了,但孩子父亲一直未联系小芸豆。小芸豆忍不住打去电话。

孩子父亲说,他们已经回东北老家了,希望孩子在最后的时光里,能舒服一些。

言外之意就是,他们放弃治疗,等待最后的那一天。

小芸豆想给他们一些经济资助,但询问卡号时,被对方婉拒,她又提出希望去看望孩子,仍然被婉拒。

面对别人家的孩子,我们的善意何以安放?我们可以直接自以为是地做个好人吗?

小芸豆的反思,足够我们反复阅读。她说:

后来仔细想,其实小朋友那时候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而不是陌生人的“善意”或“礼物”。对于孩子来说,我不过是一个陌生人,我的出现和所谓的“帮助”并不是他真正需要的。回顾整个过程,我问自己:我做的那些事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还是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虽然初衷是善意的,但可能忽略了别人的真实需求,更多地在表达一种“善意”、“怜悯”,自我感动地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