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阅读的傻瓜

Posted by liuxher on May 24, 2023

很多人在网上“求书单”,希望有人能直接列出“最值得阅读的书”。读书这件事,如果只是列个书单这样简单,那么,“书山有路勤为径”就不会成为人们共同的喟叹。甚至,“书山有路勤为径”这句话,也不能轻信。怎么“勤”?如何正确地“勤”?错误的“勤”至多带给你自我感动,却不会让你登顶书山,一览众山小。

不做阅读的傻瓜,要想科学阅读,你需要首先了解阅读方法,做聪明的阅读者。

世间讲解阅读方法的书虽多,但传世者甚少。朱子读书法以及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中外阅读指南的两座高峰,但二者均有时代局限,并不完全适合当代中国读者。新时代的中国读者,需要21世纪版本的阅读指南。阳志平的《聪明的阅读者》即是国内作者所做的有关阅读的一次有益探索。

这是一本有野心的书,作者对标中外阅读指南的两座高峰,尝试进一步回答“何为读”“何以读”“读什么”等阅读的关键问题。这也是一本有情怀的书,是一个书呆子写给一群书呆子看的书。全书454页,全一册,不分上下册。书中知识密度极高,存在一定阅读门槛。但喜欢读的人,自会沉浸,乐哉新相知。 以下,着重介绍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几点。

一、阅读技法重科学

在书中第二章,作者围绕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与心理科学,介绍了人类阅读的三大机制,即生理机制、认知机制与学习机制。这种从科学理论层面入手的写法,规避了以往同类图书“只说怎么做,却不解释为什么这么做”的写作漏洞,让读者更加信服。甚至,作者对阅读技法的讲解,也解答了我在工作业务上的一些困惑。

比如,公司的论文写作课程提到,关键词只能是名词。这一点,之前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只能是名词?没想到,《聪明的阅读者》一书给出了相关解释。即人脑在理解词语时,具体名词优先,这种现象叫“记忆的生存优势效应”。为什么是具体名词优先?因为具体名词如“星星、大海、沙漠”,与人类祖先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这是刻在人类骨子里的、遗传至今的认知规则。

二、阅读技法带示例

很多人都听过“分散学习”,也知道“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只是权宜之计,后者绝不能作为常规操作。但是,“分散学习”到底怎么“分散”?间隔多久是合理的?恐怕很多人并不知道。该书第二章第31页针对上述问题,引用了2008年Cepeda等人的研究,指出:如果一周后测试,则最佳间隔时间在20%到40%之间;如果一年后测试,那么最佳间隔时间在5%~10%之间。

上述研究的科学性毋庸置疑,但是对于不了解相关学科的读者来说,读完Cepeda等人的研究,难免仍有一些困惑。比如,“一年”到底按多少天算,按365天计算,还是按366天计算?“5%~10%”到底是什么数值的5%~10%?诸如此类事无巨细的困惑,作者在书中都以举例形式做了解释,方便读者准确理解、规范执行。

三、阅读技法讲情怀

在第五章开头,作者抛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能活到100岁,从出生起不吃不喝,所有时间都用于读书,那么,这个人一辈子能读多少本书?

答案是65700本书。但这只是一个理论结果,现实中没有人能每时每刻都在读书。与此同时,我们又经常听说有人藏书超过70000册,甚至有的人在著述中提到了上万册书。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书,他们真的都读过吗?人类一生真实的阅读极限到底是多少?答案是5000本左右。当你看到这些数字,是不是有一种时不我待、奋发上进的振奋感?是不是想马上走到书架上,摸一摸那些可爱的书呢?

再如,作者在第四章讲解“文本细读”时,提到当代人阅读的一个普遍现象。很多人喜欢“听书”,而不是自己亲自阅读。这类人的理由可能是——没时间读,听听就行;读不懂,听别人解读有助于理解。但是,阳志平认为这都是借口。在他看来,阅读的神奇之处在于打破时空限制,与智者对话。当然,这句话有些过于“正经”。阳志平自己可能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在后文做了一个世俗但实在的类比:

如果现在你有机会认识一位位高权重的人,你还会说自己没时间吗?恐怕很多人一刻也不想等,马上与对方见面。书中的智者也是“位高权重”的重要人物,为什么仅仅因为这些人出现在书中,且书也近在眼前,人们却视而不见,还要说“没时间”呢?为什么明明可以直接通过阅读与智者对话,却偏偏还要通过听书让他人传话呢?

这样的讨论,可谓发人深省。

四、阅读技法有量化

阅读,原本就是一件应当量化的事情。比如,拿到一本书,如何确定阅读顺序、如何确定哪些章节是书中重点?量化得到的结果,显然比单靠思辨得到的回答可靠得多。因为,对同一件事情的思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角度,但量化的结果是唯一的,不因人的改变而改变。不过吊诡的是,人们都知道量化的优势,但阅读指南类图书极少做量化分析。在这种情况下,《聪明的阅读者》主动涉及量化,显然是一种聪明之举。

书中有关阅读技法的量化分析,最精彩的部分体现在第五章,也就是“科学抽样”。学过统计学的人都知道,抽样之难,难在如何保证所选样本对全局的代表性。更何况,这里面的抽样对象是一本本初次接触的图书。到底如何确定一本书的样本章节?如何确定所选的这些章节,就是一本书最精华的章节呢?

先看,一本书读多少字才算有代表性?答案是至少读整体字数的20%。如何确定一本书的整体字数?版权页会告诉你答案。读多少章才算有代表性?答案是所阅读的样本章节不低于全书的20%,计算公式是——需要阅读的章节总数=总章数×0.2×系数。系数如何确定?要根据书的排版紧凑程度而定,不同的排版有不同的系数。如果图书排版不好估计比如电子书,可直接将系数默认为1.2。

接下来,是科学抽样最难的环节,即如何确定哪些章节是最精华的20%。答案要回到统计学中去寻找。书中提到八种常用的抽样方法,本文为了叙述的方便以及降低理解难度,只介绍等距抽样。等距抽样就是把总体单位按一定的标志或次序排队,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这个间隔值一般叫K值。

下面,我以公司2019年出版的《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南》一书(下文简称《论文指南》)为例,具体介绍如何该书做等距抽样。《论文指南》全书一共10章,每页大约800字,属于排版紧凑型图书,取系数1.2。按照前面提到的样本章节计算公式,计算如下:

10×0.2×1.2=2.4,取整后为3,也即至少需要阅读3章。接下来,再算《论文指南》的抽样间隔值,即10÷3=3.3,也就是K的取值只能小于等于3,否则抽样范围将超过10章。据此得到,K=1时,读1、3、5章;k=2时,读1、4、7章;k=3时,读1、5、9章。

小结

读书是与书中的智者对话,而读什么人写的书,则取决于你对“智者”的偏好。我大约是在2014年关注到创作者阳志平。因何事而关注到他?早已记不清。只记得当时自己被对方深深折服,惊叹于他独特的信息品味和深厚的知识积累。此后,脑海里不断复现“世间竟有如此妙人”,自此生出无限欢喜。

《聪明的阅读者》是阳志平的第一本个人专著。专著姗姗来迟,绝非大器晚成,只因其之前立下“40岁之前不出专著”的规矩。如今年方已过,加上阳本人在公开场合宣讲的原创思想不断被盗版,更激发其加速出版的念想。而这,又为翘首期盼、真心支持的读者们平添了更多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