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做事精明,人们往往称赞其“很有头脑”;一个人说话鲁莽,人们也许会评价其“说话不经过脑子”。
“有头脑”“不过脑子”,显示出人们对大脑地位的充分肯定。不过,认知科学所揭示的有关大脑思考的诸多真相,可能会让那些迷信大脑的人,产生观念上的破灭。
大脑不擅长思考
一间空屋子里有一支蜡烛,一些火柴和一盒图钉。目标是让点燃的蜡烛离地五英尺高。你已经尝试过把蜡烛底部蘸上蜡液,但还是粘不到墙上。怎样才能不用手扶,让点燃的蜡烛离地五英尺高呢?
你能快速说出正确答案吗?
大脑,一般被认为是负责思维活动的器官,但实际上,大脑有很多功能,比如观看、运动、思考等。而思考,恰恰是大脑最不擅长的功能之一。
大脑思考的特征
相比大脑的其他功能,思考则是缓慢的、费力的、不可靠的。
比如,你来到一座公园,大脑会瞬间识别出哪些是花、哪些是树。你不太可能花很长时间,才反应过来:“哦,这些是花,那些是树……”然而,面对“蜡烛问题”,你必须花时间去思索,很难一下子就说出正确答案。
游览公园时,你可以一边观花一边谈笑风生,不需要为了“看”而刻意停止交谈。但面对“蜡烛问题”,你会努力保持安静,以便潜心思考,周围的一丁点儿声响,都可能打断你的思路。
欣赏美景时,大脑对周围事物的识别,基本与实际一致。一朵花进入你的视野,大脑只会将其识别为一朵花,而不是一条狗。但思考“蜡烛问题”时,即使你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时间,也未必能得出正确答案。
这就是大脑思考的真实情况。
现实令人沮丧——大脑并不擅长思考。
记忆指引行动
既然大脑不擅长思考,人类又是如何安然无恙度过每一天的呢?
答案是,靠记忆。
很多时候,我们看似在思考,其实,不过是大脑在搜寻记忆的痕迹。
现实中,人们大多时候从事的事情,正是之前自己经常做的事情。这些常做的事儿,会逐步成为你的习惯,深深印在你的记忆里。
而大脑也会适应这种局面,作出某些改变,让你不动脑筋就能完成这些任务。下次再遇到类似任务,记忆会指引你如何做。
比如下班回家,你多半会走自己最熟悉的路线。何时拐弯,何时直行,你一清二楚,“闭着眼,都能走到家”。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认真“思考”一番,选一条从未走过的陌生路线。
不过,你付出的代价就是花费更多精力,耗费更多时间。
因为是新线路,你的记忆并没有多少相关信息。路上的一切都是新的,你只能调动自己全部的注意力,事事留意、时时注意,方能不走错路。
这样做,虽然确保了安全,但也让你疲惫不堪。
总之,大脑是懒惰的。
当能侥幸完成任务时,大脑就不去思考,转而依赖记忆指引我们行动。当遇到不得不去思考的情形时,大脑也会对问题的难易程度作出估计。一旦过于困难,大脑同样会放弃思考的努力。
知识体系在前,独立思考在后
大脑不擅长思考,这是事实。然而,人类普遍崇拜思考能力、智力活动。这种状况,甚至到了轻知识、重技能的程度。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学习对你没有用,除非你丢掉教材,烧毁笔记,忘记应付考试要背的琐碎细节。——怀特海
到了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不少人更加认为,任何知识都能在网上查到,人又何必去记忆知识点呢?还不如把时间用于思考能力的培养。
人脑不是电脑
对他们来说,思考能力的培养,远远比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
但是,人脑不是电脑。并不是只要拥有一套思考方法,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顺利得出正确答案。
人脑不仅不擅长思考,而且大脑的思考过程完全不同于电脑。这恐怕,又将再一次打击追求思考的人类。
一味鼓吹独立思考,没用!独立思考的前提是,你已经掌握了一定体量的背景知识。
思考是用新的方式组合信息。成功的思考,与环境信息、长期记忆、工作记忆有关。
我们生活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这个环境中存在各种信息。当某些东西引起我们注意,它们便进入了工作记忆(环境→工作记忆)。
长期记忆是一个储存关于世界知识的巨大仓库,平时它静静地待在那里。一旦环境中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长期记忆便被激活。
当你将(周边环境和长期记忆中的)信息用新的方法组合时,思考便在发生了。组合过程,在工作记忆中发生。
不过工作记忆空间有限,无法同时存储太多信息、思考太多事情。这正是一心不能两用的重要原因。
如果长期记忆里的知识不足,或者工作记忆空间被占满,大脑就无法有效思考。
背景知识为大脑思考提供素材
先看一段最近发生的新闻:
据贺建奎介绍,基因编辑手术比起常规试管婴儿多一个步骤,即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约头发二十分之一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他的团队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也被称为“基因手术刀”。
对于此事,科技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开发问……
新闻里的每一个字,你都认识,但你未必已经理解“基因编辑技术”。
透过媒体的口吻,你隐约感觉贺建奎做的事引发了争议。可是,如果真让你站出来与贺建奎辩论,你未必能说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因为,你大脑里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
你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了解,都是从网上看到的,而且只看一次,你甚至连新闻原文都记不住。更不用说有理有据地表达反对声音,体现自己的独立思考。
“思考”是个及物动词,人要思考,就需要有“东西”思考。这个东西,就是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不仅仅能为我们提供思考的依据和素材,还能改善工作记忆的空间,提高思考效率。
背景知识为大脑思考腾出空间
看下面两组字母串:
XCNNPHDFBICIANCAAX
X CNN PHD FBI CIA NCAA X
哪一组更好记?很明显,是第二组。
第二组好记,是因为我们对字母进行了合并,组成了有意义的单词。
之所以能进行合并、组成单词,是因为这些单词我们早已熟记于心,它们早就存在于我们的长期记忆中,成为大脑里的背景知识。
思考在工作记忆中发生,但工作记忆的空间是有限的。信息被压缩后,工作记忆的剩余空间相对扩大,大脑思考时就拥有了更充裕的“内存”。
除了在简单思考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背景知识在高级智力活动中,同样具有支撑性地位。
象棋是一种公认的高级智力游戏。一般棋手与象棋大师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不过,拉开棋手之间差距的,并不是思考能力,而是大脑里储存的棋谱数量。
据说,象棋大师的长期记忆里存有五万局棋局。庞大的背景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判断棋局,发现对方的破绽,缩小落子的范围,从几种备选中选择最佳方案,从而克敌制胜。
正所谓:
事实性知识要先于技能。
充分练习,是精通脑力活的唯一途径
大脑很懒,能不思考就不思考。
人类崇拜思维,懒人幻想一劳永逸。
市面上,或许流传着“速成”课程的传说。但世上,真不存在什么补品或秘笈,能让一个人短时间精通脑力活。
西方有“刻意练习”和“一万小时理论”,东方有“熟能生巧”和“十年磨一剑”。说的都是:
精通脑力活没有捷径,只能充分练习。
练习可获得和提高技能
经过练习,可以获得特定的技能。通过充分的练习,可达到技能的熟练化或自动化,即操作者可以较少的注意关注和较少的多余动作从事操作。
比如,只有上机练习,你才能学会打字;只有长期坚持练习,你的打字速度和准确率才有明显提升。
打字时,如果还要挖空心思去想这个字如何拼写、对应的字母键在哪里,那么,打字这项技能你还没有完全掌握。
只有当思考过程变得不假思索、实现自动化时,才能说,你精通了特定的脑力活。
练习让记忆更持久
事实性知识先于技能,背景知识是成功思考的支撑性因素。通过练习,人们可以把知识记得更牢,记得更久。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全科知识。到了大学,开始只学特定专业的课程。
假如让中文系的学生去做高中数学习题,得分可能不会太高。因为,他对数学已疏于练习、遗忘严重。
让中文系的学生做高中语文习题,得分可能还是不如高中时高,但分数一定比数学好看。因为在大学,他仍在接触语文,接受相应的训练,相关知识并未完全遗忘。
让数学系和中文系的学生都去做高中英语习题,学生们的得分也不会太差。因为大学所有专业都开设英语课。持续地练习,确保了学生记忆持久。
练习能实现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是指将已有的知识应用在新的问题上。能不能实现知识迁移,是评价一个人思考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只有练习,才能实现知识迁移。
练习使你更容易理解并能在事后记住它
强烈台风山竹,目前核心云雨带正在喷发闪电,强度还正在飙升,预估明、后天强度及范围可达颠峰,相当可观!
此外台风山竹眼清晰可见,气象专家也强调,台风山竹持续增强,眼睛看来很骇人。
这是一段介绍台风山竹的新闻材料。
看到“眼睛”二字,小孩子可能困惑不解——为什么台风来了,眼睛看来很骇人?
但成年人却能秒懂:这里的“眼睛”指台风眼,而不是人的视觉器官。
成年人常年接收气象资讯。他们之前已经多次接触到“风眼”,即使当初不懂,后期见的多了、听得多了、知道的多了,也就明白了“眼”的含义。
练习助你发现深层结构
练习不仅能让你理解事物的真实含义,还能帮你理解不同事物间的联系,发现事物的深层结构。
正是深层结构,搭建起新问题与已解决问题之间的映射,实现知识迁移。
小岛上规定:如果两个以上的人在天黑后去户外,他们必须每个人带一支笔。酒店门口有友情提醒,各处都提供笔。但我们到达的当天去吃晚饭时,我还是忘记带笔了。
上述规定,你可能闻所未闻,甚至觉得莫名其妙。但故事的深层结构,你完全看得懂——这是一个“只有……,才能……”的故事。
生活中,这样的“结构”太多了:
先买票,再入场;
衣冠不整者,恕不接待;
不得在操场上遛狗;
一开始,你可能不遵守相关规定,但反复碰壁后(“试错”也是一种练习),最终掌握了“规则许可”这个深层结构。之后,再遇到任何规定,无论它规定的内容多么荒诞,你都会选择理解,并在大脑的支配下,作出合理的反应。
小结
大脑并不擅长思考,只要条件允许,它随时会放弃思考的努力。很多时候,人们只是靠记忆而不是思考指引自身行动。
书呆子只会死记硬背,自然不值得提倡。但未夯实根基、学好基础知识,就大谈独立思考、创新颠覆,同样不值得提倡。大脑思考需要背景知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背景知识的学习。
练习能让人获得并提高能力,能使人记忆更持久,能促进知识迁移。要想精通脑力活,你只有“练习”这一条路可走。
大脑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人们只能接受这一现实。
现实固然令人备受打击,但拒不承认这样的现实,做事不遵循脑认知原理,则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打击。
但是,人类的进步正是源于一次次客观条件的打击。大脑的局限,也在提示人类:
脚踏实地,在可能的空间内创造人间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