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而不息:达尔文台阶

Posted by liuxher on March 21, 2016

面对精巧的自然万物以及人类肉身,19世纪的西方人在惊叹之余,发现自己无从解释其由来,最终只能归结为“造物主”的存在。

到了21世纪,地球人又面临着一场“既惊叹又伤神”的遭遇:几何级增长的信息让人惊叹,但也考验着众人的应对智慧;一旦应对不力,只会暴露人类的更多局限。

后人或许会搬出“自然选择”,来解释物种起源的问题,但是,如果以为就可以圆满解释以上问题,这就低估了达尔文的智慧。

我为何开通个人独立博客,为何第一篇文章就放出如此乏味晦涩的主题?原因全在达尔文这里。

进阶达尔文

当前人把世间万物归结为“造物主”的设计时,达尔文则笃信“自然选择”;

当他人对“自然选择”的理解还停留在“淘汰弱者,维护原有物种稳定”的负面意义上时,达尔文意识到“自然选择导致进化,产生高级物种”;

当人们将“优胜劣汰”视为一个结果,因而觉得习以为常甚至不值一提时,达尔文则注意到自然选择背后的力量,认为任何生命的细微变化都被它精准捕获,经过时间的累计才凸显出进化的意义;

当华莱士通过一篇篇论文,零散地向科学界介绍自然选择的力量时,达尔文则写出一部《物种起源》展示自然选择的全部证据,让更多普通人了解这一观点。

与前人和同代人相比,达尔文并不是自然选择的首倡者,甚至不是同时代唯一的倡导者,但他一定是在“自然选择”之山爬得最高的那位。

他连跨四级台阶,留下了自己智慧的足迹。在信息时代,我们也需要跨越“台阶”,实现信息进阶。

台阶一:信其有——信息需要选择

信息海量,这是当今时代的常态,我们只能“信”其有而不能回避。多数人已经意识到信息选择的必要性,也就踏上了信息选择的第一级台阶。

但是,跨上台阶不代表跨越了台阶;意识到信息选择的必要性,不意味着已经作出了正确的信息选择。你淘汰了哪些信息?被你淘汰的信息是否一定是不合时宜的信息?

假如以为对付信息过载的最好办法,就是屏蔽一切后来信息,只在已有信息里选来选去,或者仅仅依靠已有认知选择与之匹配的类似信息,对那些不熟悉、不兼容的信息视而不见,那么,所谓的“信息选择”,只不过是在维持稳固的旧秩序。

倒在信息选择第一级台阶上的人,错把“信”理解为“放任”“随意”(“信”马由缰;“信”口开河),把“息”等同于“停止”。

台阶二:将难息——“信息选择”的目的是改变

“将难息”有两层含义:一是信息不会屈从人的意志而停止流通;二是主动挑战引发认知困难的信息,把它当成促成自身进步的一颗棋子并“将”死它。

信息选择第二级台阶与第一级台阶的区别,是“维持原状”与“改变现状”的区别。信息选择,不能只在已有信息、既定认知里绕圈子,而要敞开脑门让信息自由进入,时刻选择自己不甚理解的高级信息,挑战大脑的非舒适区。

此时,“信”将带有“确信”(信而有征)之意,“息”也不再是“停息”,而是衍生、繁殖,即让信息蕃息、生息,打通信息之间的节点,让一切息息相关。

因此,对待信息过载的最好办法,不是关上门不予理睬,而是贯通新旧信息创造出更多优质信息,如此才能实现“优胜劣汰”的积极含义,而不是劣币泛滥驱逐良币。

台阶三:息事宁人——“信息选择”最终改变的是人

“息事宁人”应当这样理解:信息选择,不单事关信息本身,更体现个人的做事风格,映衬甚至影响个人的品味与思维状况。信息选择,必经人脑。

人脑是进化的产物,存在明显分区,按等级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R-联合体,负责人体生物性;边缘系统,负责人体情感;新皮层,负责人体主要思维。

遇到“威胁”时,人脑的活跃区便从新皮层降到更为原始的边缘系统与R-联合体,此即“换低挡”。尽管我们祖先遭遇的“威胁”信息多来自野兽,现代人遭遇的则多为认知困难,但在R-联合体的驱使下,他们的反应如出一辙:心生胆怯,准备逃避。

一般来说,信息越高级,越可能涉及更多的思维活动。对于常年存在信息选择误区的人来说,任何稍微高级些的信息都可能变成“威胁”。

假如每次都因认知困难而逃避高级信息,那么,人脑的活跃区将只能停留在不发达区域,保持低水平运转,最终面对新的复杂信息仍是不明觉厉。负责人体主要思维的新皮层的长期闲置,必然影响人的发育与发展。

台阶四:信而不息——让更多人了解上述“信息论”

达尔文说过,一个新观点要引起公众的兴趣,需要一个较长的篇幅才能做到。因此,我不指望单靠这么一篇文章就能改变别人一二十年养成的思维惯性。

开通个人独立博客的目的在于,保持源源不断的信息输出,即“信而不息”,形成一部体系连贯、观点严整、持续迭代“众创活书”。

“信而不息”是我介绍的最后一级台阶,但“信息选择”之山还要高得高。达尔文之后,有人发现了对自然选择更具革命意义的DNA。

人生在世,能跨越多少心智台阶、发现多少“信息选择”的DNA、自己的发现又能被多少人认同,这仍是一个自然选择的概率问题。从长远来看,生生不息的优质信息必然拥有更高的存活率。

最后的话

一想到揪着八十年代尾巴出生的这批人,也将被时光裹挟着逼近30岁的门槛,我就不禁一阵紧张。

30岁一道坎。人的成长,其“标记”不应只是一大把年纪,以及一抓一大把体毛。人丑很难改变,但心智可以锻炼、叠加。

种种迹象表明,IP越来越成为个人未来发展空间的支撑因素。对信息的科学选择与运用,将培养出越来越多的sapiosexual,他(她)们是21世纪最性感的群体。

打工仔受命于人,难免妥协违心,这是职场宿命。从心所欲、打磨品牌,虽难不忘,自本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