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ver Ding,真名丁健。他头衔众多——Swordi Media Lab创始人,TEDtoChina项目联合创始人,新四年研究院(FOUR Institute)联合创始人,中美两地多个创业项目及公益项目顾问……
自2016年起,Oliver Ding围绕“学思回顾”项目,在网上持续公布了一系列学思工具与学思方法,鼓励年轻群体系统梳理个体学思和生涯历程。
被上述信息深深吸引,在深圳生活的青年Z与Oliver Ding取得联系。两人在2017-2018年间陆续通过邮件交流。
2019年底,Oliver Ding公开了两人互通的四封邮件。此即本文要说的开放信。四封开放信往来时间相近,对话主题也十分固定。归结起来,Oliver Ding与Z主要探讨了四方面内容。
在“模糊”中行动
“模糊”二字,在开放信中出现了8次,可谓Oliver与Z对话的高频词。
对青年Z来说,“模糊”意味着成长的困惑,以及对人生愿景与未来的不确定感。“模糊状态”并非年轻晚辈所独有,见多识广、声名在外的Oliver同样有自己的困惑。
每当我开始探索一个新的议题,在最开始的时间,甚至探索过程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这个议题的认识都是模糊的。
随着我现在探索的东西越来越深入,每深入一个层次,在这个层次上逗留,从模糊到清晰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我现在正在探索的层次属于认识论哲学、研究方法论这个层次,比较抽象。我自己要把这个层次弄清楚,还需要一段时间。
如何对待“模糊状态”?两人经过实践,得出的答案是“行动”,即使困惑,也要前进,“模糊状态”终将在行动中得以明朗。
2007-2017长达十年时间里,Z“对自己的未来是模糊不清的”。转机出现在2018年。当年4月24日,他发起『敦煌游学众筹』活动,得到众人帮助,突破了内心障碍,最终发现并确定了自己的愿景——成为帮助别人的人。
上述愿景虽成型于2018年,但在此之前,Z就已经无意识地帮助他人。当时,他从事教师工作。面对基础、背景各异的不同学生,他一视同仁,尽己所能地帮助学生们。次年的众筹活动,不过是潜在的意识转变成了明确的指示。
Oliver Ding把自己发起的“学思回顾”项目,称作“分布式项目”。即把项目完成的时间,零散分布在数年间。
他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我对这个议题的思考会逐渐清晰,这时才会有最后的明确的成果出来”。Z也持有类似观点,“某条小径的终点,与其他的小径可能是相通的”。
忠实地学习
当初,Z那么热切地链接上Oliver Ding,源于追随后者践行“学思回顾”,渴望得到对方的教导。Oliver在信中回复:
你可以一边看这套文档,一边写一个系列文章《向Oliver Ding学习社会化行动》,写下你的阅读心得体会,发布在你的微信公众号上。
他特别强调——数量多少没有关系,关键是:
- 每篇讨论的话题数量不要超过3个。
- 准确复述我在原始材料里的意思。
- 结合你自己的实践经历,添加你自己的理解心得。
对于上述学习任务,Z有段时间出现了拖延,好在他及时做了弥补:
之前说的要去做分享你的《学习图景 PDF》未能实行。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主要的一点就是我发现不知道如何召集人。
我将最近写的文章链接附上,以及我的教学总结 PDF。
我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位 75 岁的台湾老编辑——周先生。他给我分享许多的知识。
上述对话,可以看出:Oliver Ding 指导明确具体,Z诚实不二,高度认可。
两人可视为师徒关系。师父就是师父,徒弟必须无条件服膺。师父说什么,徒弟只管照做,不可迟疑,不能质疑。此即“认知学徒制”的要义。
为什么?
只因起始阶段,师父的水平和见识绝对高于徒弟;师父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素养,完全能满足该阶段徒弟的一切成长需求。在这种条件下,徒弟对师父的任何质疑都不成立。
不必加微信
虽然早年热衷于探索社会化媒体如何促进社会创新,但Oliver Ding近年在中文网络世界并不活跃,甚至两次婉拒Z发出的微信好友添加申请。
婉拒,让习惯了网络社交的Z一时难以接受。他在信中小心翼翼地吐露心声:
如果可以偶尔的,与你微信联络当然也很好。这让我感觉你就好似在我身边。
Z对Oliver Ding的信赖可见一斑。不过,Oliver Ding也非绝情高冷之人。他详细解释了自己为何“在中文网络世界里非常不活跃”:
- 自己目前没有具体的网络项目和事情在做。
- 孩子在长大,需要花更多时间辅导孩子。
- 自己业余时间进行个人研修,希望能出一些创造性成果。但越是深入,自己搞懂它们的时间就越长。
正因为中文网络生态与现在的生活存在差距,所以Oliver Ding自觉远离了中文网络世界。
Z问:
有某些事情需要决策,我找不到方向,还可以找到你咨询。
Oliver Ding答:
你继续和我邮件通讯就好了,我有时间就会回信。
人际社交的奥义,不过如此。平时各忙各的,有事随时联系。既不因“各忙各的”而渐行渐远,也不因“有事才联系”而显得唐突。但这,有赖于双方的信任和共识。
因微信的存在而对人际关系患得患失,多半是因为双方关系不到位。既如此,根基不够交情浅,加了微信又何如?
自我决定论
即便不加微信、只靠邮件交流,“信息冗余”已大大降低,Oliver Ding仍然颇为苛刻地告诉Z:
你给你自己定个目标,在哪个时间点完成这个小项目。等你全部结束时,再来联系我。
在这期间,你不要联系我,不要依靠我给你的反馈去刺激你持续这个项目。
一开始,Z很不理解。当时,他大概只留意到“不要联系我”“不要依赖我”等字眼,内心难免有所波动。其实,Oliver Ding回信的重点在后面:
在做什么事情上,怎么把事情做好,这些是我可以帮助你的。
但是在心智成长上,你需要学会不依赖外界的刺激反馈,就能自己坚持做完自己既定的计划。
这就是“内在动机”和“自我决定论”。
Oliver Ding有资格要求别人那么做。因为,他自己就是“自我决定论”的践行榜样。
现实中,Oliver Ding也时常处于“模糊状态”。随着个人研修计划的深入,他不断发现:
- 自己的某些研修议题太偏门,别人不感兴趣。
- 某些议题自己钻得太深,其他人缺少对话能力。
缺少知音、缺少高人点拨的条件下,一个人仍能长期坚持个人研修计划。这不是热爱还能是什么呢?
“内在动机”和“自我决定论”的核心,并非是“我为我自己做事”。“为了让自己成名获利,我要努力做某事”,这并不是“自我决定论”。“我做某事,是因为好奇和热爱”,这才是“自我决定论”。
世间完全“自我决定”的人,很少!因为,普通的个体总是难以摆脱关系的驱使。但生活,总是厚待那些自我决定的人。一点点减少外在动机和名利驱使,才可能获得真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