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读了一本电子书,书名《他们怎么读书和选书》,作者是萧秋水以及她的各路朋友们。
萧秋水是谁?你可能不知道,但你一定听过她朋友的名字。萧秋水的朋友有:
秋叶、苏杰、左岸读书、月光博客、喷嚏网铂城,还有未在本书出现、但几年后大红网络的自媒体人——剽悍一只猫……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萧秋水在前言部分写得很清楚:
我并不想作为一个传播者,去苦口婆心地劝人们爱书、读书,我只是想要探索一些读书方法,来让喜欢读书而又存在困惑的人们,得到一点有价值的启发。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不限于怎么选书、怎么读书。在个人成长方面,同样让我受益匪浅。
早找准方向,持续深耕
萧秋水和她的朋友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这得益于他们常年的学习、成长,在既定方向上持续深耕。
方向就是旗帜,就是赛道。人生行进,最忌忽左忽右、飘忽不定。方向很重要,但确定方向并非易事。
读书,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途径。萧秋水和她的朋友们阅读方向明确、集中,推崇主题阅读。
他们主张,要结合工作、生活、学习、兴趣、爱好来选书、读书。这给我们确立方向,带来有益启发——
- 方向不是虚无缥缈的,也不是误打误撞的,而是在你生活实践中不断显现、突出、延伸的。
- 当方向不明时,不妨先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好。
萧秋水的密友——秋叶,读完书强迫自己做阅读笔记。为什么要做阅读笔记?因为他经常读完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为了加深记忆、深化理解,所以写读书笔记。
为了高效地做笔记,是不是需要阅读关于做笔记技巧的图书?单纯通过摘录来做笔记,有些无聊,于是秋叶尝试写书评、写博客、做ppt,无意中成了ppt达人和知识网红。
一切看似偶然,一切都是必然,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找到方向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持续深耕。
《他们怎么读书和选书》这本电子书,形成于2010年6月。书里提到,秋叶从98年就开始就做笔记,从1998年到2010年,十二年的时间成就了大神秋叶。
假如秋叶每天刻意练习3小时,那么,十二年累积的有效练习时间为13140小时左右,这与格拉德维尔的“一万小时理论”基本吻合。
一万小时理论认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需要练习1万小时。
苏杰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作者。《他们怎么读书和选书》一书,也收录了他的一篇文章。苏杰说:
其实上学时读书并不多,反倒是工作后,从07年开始看书多些。
从2007年到2010年,三年间,苏杰成长为知名产品专家。他完成了1万小时的刻意练习。他的单日有效读书时间是多长呢?答案是9个多小时。
要么每天专心学3个小时,然后等待10年时间,成为专家;要么每天学9小时,然后在三年内成为专家。连年持续做一件事,坚持下去,你就赢了。
多分享运用,知行合一
在选书、读书的问题上,萧秋水和她的朋友们坚持实践导向,眼下需要解决什么,那就读什么书。
读书对他们来说,并不是“读完”就完事了,而是意味着学以致用,再高级一点儿,还要把感悟收获分享给他人,大家一起成长进步。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知行脱节,误把“读完”作为读书的目的。
什么?把书读完还成了错误的操作?没错!读书不必追求“读完”。
一本书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完,如果不思考该书与自己有什么关系、书中的哪些部分对自己有用、书读完书后将如何落地,那就是读死书、死读书。
反之,一本书即使只读了一部分,但是每读一段每读一句,都思考——自己是否有类似体验?如果自己身处书中的情境,将怎么做?如何把书中的技巧运用于自身生活?此时,读书的价值才会显现。
一些人把读书当作装逼、显摆的资本,嘲讽那些不读书的人,不把读书作为映照自我、反思自我的镜子。这就搞错了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读书,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它高度以自我为中心。你读什么,你怎么读,甚至你读不读,都是你自己说了算。读后总不总结、落不落地,也只能通过你自己来验证,其他人都代替不了。
假如有一天,别人感觉出你在成长,问你成长的秘诀,你可简单答复——“读书”;如果那人追问读的啥书、书里说了什么,你可回头稍作梳理、分享于他。
这不是显摆,这是共享与助人。
怀感恩之心,顺其自然
萧秋水在网上发布主题帖,众网友或应邀来稿或主动投稿,由此形成《他们怎么读书和选书》。除萧秋水写的那篇,该书另收录了18个人的文章。
这十八篇文章,长短不一,短的只有区区几百字。在萧秋水看来,文章短不代表对方敷衍,“大道至简”嘛。
除了秋叶那篇(两人太熟,熟到了无须“秋水按”的地步),萧秋水在每一篇来稿后面,均附上“秋水按”,以此表达赞美与感谢。
做不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天下熙熙,皆为利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纠缠着太多或明或暗的利益考量。
即使同为自己的朋友,一个人也可能在心里把朋友们分为三六九等,并据此实施亲疏有别的交往策略。
遇到事情,你认为朋友会出手相助,结果对方无动于衷;你认为对方会全力相助,结果对方半遮半掩。
于是,你怨恨朋友,认为友谊受到了亵渎。再往后,你拉黑朋友,宣布友尽。
可是啊!你凭什么对朋友感到失望?你真的猜对了对方的真实想法吗?你对朋友的评价是基于客观事实吗?你知道他们有什么苦衷吗?
对于你的事情,朋友无论作出何种反应,均属正常,无须过度解读与揣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局限,每一个普通人的决策,都只不过是在利己与利人之间选取合理区间,区别只在程度大小而已。
有人问韦海生,要不要拉黑一次发几次信息都不回复的人?
韦海生回答:
……有些人不回你的信息,也许觉得你还不配成为他的朋友,也许是其他原因。但不用太极端拉黑,就当他不存在好了,说不定某一天你们阴差阳错成为彼此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