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雨雨

Posted by liuxher on September 23, 2025

01

昨晚有直播任务。下播出了办公楼,才发现雨依然在下。

匆忙往家赶。

或许已经过了下班高峰期,济南这座“堵城”居然一路畅通。但到家,也已经9点30几分了。

爱人、闺女、岳母早已各自入睡。

我有些惆怅。

往家赶的路上,我还盼着闺女没睡,那样便可以抱抱她,陪她玩一会儿。

洗漱完,我来到另一间卧室。

窗外仍在下雨,我故意打开窗,不拉窗帘。

微风吹来,带着秋雨的气息。小区对面沿街的灯光,映照着湿漉漉的地面。

雨夜没有人,但我很想跟人说话。

百无聊赖,我总想起童年下过的那些雨。

02

童年的我,很讨厌上学的日子遇到雨天。

你可能觉得,我很奇怪。但让我感到奇怪的是:

为何一到阴雨天,家里就找不到雨衣、雨伞?即便找到,也只是一把骨架生锈的雨伞,一件早已脱皮的雨衣。

上学时间到了,我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大人用塑料布或厚衣服把我盖住,然后用自行车送我上学。

二是,我不用大人送,自己冒雨去上学。

没有第三个选择,比如,下雨天请假不去上学。

那是上世纪90年代的县城。

上学必经之路,有一条小河。一下雨,河水上涨。小学生即便用尽全力,也难以直接跨到对岸,鞋子和裤子大概率被河水浸透。

就这样,我湿漉漉地走进教室。邻桌的同学看到我,连声说:“你真勇敢!”

03

升入小学高年级后,家里的雨伞、雨衣不再跟之前那样,用时方恨少。但我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伞不拿,宁愿淋雨。

现在看,这不是脑子有病吗?但当年,自己就是这样行事的。

小学五六年级,或许已经处在青春期的萌芽状态,自己跟很多男孩一样,想刻意表现自己是个男子汉。而下雨不打伞,就成了这群傻小子臆想的“硬汉”场景。

一天,中午放学后,天下起了雨。我不仅没慌张,反而很开心。

没走多远,我看到母亲举着伞,在前面等我。

这让我很意外。

记忆里,除了小学一年级入学报到那次,父母极少来学校接我。多数时候,我都是自己步行上下学。

那天,怎么跟母亲打伞走回家的,我已记不清了。

现在的我,其实更关心:下雨天,父母外出,是否走得稳健而不滑倒。

04

9月初回老家,父亲一脸严肃地向我透露:“你娘今年摔倒两次了。”

听完,我心里咯噔一下。

父母已经上了年纪。这是事实。

之前给父母买礼物时,爱人总建议我,给老人各买一双轻便防滑的鞋子。

我当时不以为意,为啥老买鞋子,买点别的不好吗?

但现在,我倒觉得,爱人的建议很有远见。

这几天,济南断断续续地接连下雨。

我通过手机上的视频监控,看到老家也阴雨绵绵。

视频画面中,父母照旧进进出出。地面微湿,他们走得小心翼翼。

我又开始胡思乱想:家里有伞吗?家里的伞还能用吗?

只是这次,不再是童年那种为自己而想,不再是为自己撑伞遮雨。


朋友们,你有哪些跟亲情有关的雨的记忆?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