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一个人成为父母之前,自己可能并不关心育儿问题。直到当了父母,职责所在,才开始听闻、关注相关事项。
8月14日起,推出“当了父母才知道的100件事”系列。不定期推送,每次(篇)推送5件事。
11.减少购买医学专家写的母婴纸质书
这里有三个避坑关键词,分别是“花钱购买”“医学专家”“纸质书”。
女儿出生前,我们先后买了多本纸质母婴类图书,准备恶补备孕、育儿等主题知识。然而,真对我们产生实际帮助的,却不是这些花钱买来的纸质书。而是那本从社区医院免费领取的《0-3随婴幼儿科学养育》,以及各大母婴app、社交媒体母婴板块。
一方面,医学专家写的书往往过于强调理论,阅读门槛过高,而且定价较高。二是,纸质图书出版周期较长,内容时效方面存在缺陷。而各大母婴app以及社交媒体中的母婴信息,可以免费获取,且更新及时,更加实用。
《0-3随婴幼儿科学养育》里的一段话,我很认可:
当然,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禀赋,养娃没有统一的标准,育儿则是一个不断领悟、不断纠错的过程,没有人能给所有的父母提供完美的育儿方案。相比于追求完美,父母们还是尽量享受这种陪伴并观察幼小生命磕磕绊绊且璀璨无比的成长过程吧。
12.宝宝专用洗衣机贵但值得买
这里的“贵”是相对的。很多人觉得贵,无非是基于以下考虑:
-
他们单纯以“体积”论价格,认为能洗更多衣服的普通洗衣机价格也不过如此,宝宝专用洗衣机那么小,凭啥不把价格定低一些?
-
他们觉得宝宝的衣服、尿布等属于小件,完全可以手洗,没必要花钱专门买个洗衣机。
但是,宝宝专用洗衣机就是因为体积小,不占地方,而且内部设计、功能更加精密,更加呵护宝宝的娇嫩体质,所以才不可能价格很低。有些微型洗衣机可能价格不高,但那不等于“宝宝专用洗衣机”。
宝宝的衣服、尿布等虽然不大,但要天天手洗,极费时间。手搓尿布搓的多了,手部皮肤容易破皮,沾上肥皂水,生疼生疼的。所以从时间成本、身体舒适度考虑,有必要购买宝宝专用洗衣机。
13.相信孩子的免疫力和自愈力
前段时间,岳母和孩儿她妈先后出现感冒、发烧症状。她俩是照看宝宝的主力,我们一度十分担心宝宝会不会被传染。
然而,事实证明:宝宝完全不受影响,没出现任何生病迹象。这说明,宝宝的免疫力和自愈力,要比我们想象的强大。
14.各类型玩具要替换着玩
宝宝的成长,离不开玩具的陪伴。但很多人存在的误区是,不管宝宝目前出于哪一成长阶段,统统只给宝宝某类/某个玩具玩耍。
对宝宝的成长来说,一个合适的玩具会对他/她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一个不合适的玩具,不仅起不到教育价值,反而会成为宝宝的负担。即便是同一天不同时段,宝宝也存在玩耍不同玩具的需求。
这就需要大人密切关注宝宝的情绪,提供符合其当下需求的对应玩具。
15.别对体检报告玻璃心
现在的新手父母普遍认可科学养育,宝宝定期体检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体检报告,是对当下宝宝发育程度的评估。面对宝宝的体检结果,特别是不理想的那些数据,新手父母很容易忧虑。
其实,大可不必。
一方面,宝宝的成长发育是一个过程,某些指标不合格比如婴儿视力散光,都是正常现象。另一方面,体检结果的精准度,十分依赖医生的经验和能力,比如婴儿骨龄检测,不同医生的诊断结果往往差别较大。另外,即便宝宝真的存在发育不良的情况,既然确诊了,那就相信科学,遵从医嘱,坚信医学干预可以实现最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