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育儿扶持指南2:跟0岁宝宝多说三种话

Posted by liuxher on July 23, 2025

“0岁”泛指未满1周岁的宝宝。这一阶段,他们尚未真正掌握说话技能,但已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这些声音,是宝宝探索世界、渴望社交的重要信号。

大人尤其是父母,需要留意,给出回应。但很多新手父母不知该跟宝宝说些什么,甚至以为宝宝什么都不懂,而放弃交流。

其实,面对0岁宝宝,可以多说以下三种话。

一、复述出生前曾讲过的胎教故事

如果出生前做过胎教,那么宝宝出生后,可以继续复述那些胎教故事。这会唤起宝宝的胎内记忆,有助于宝宝情绪稳定。

女儿出生前2个月,我们每天都从Biscuit My First I Can Read这套英文绘本中,随机抽出2本,有感情地为她朗读。

那时,一读到“Sam can run fast”“Sam can carry a big stick”等句子时,尚在腹中的宝宝就开始活跃起来,有规律地踢蹬妈妈的肚皮。

现在,女儿已经满五月龄,发声的频率、音调越来越高。每当从声音中感受到她很无聊,我就开始复述出生前讲过的那些故事。

This is Biscuit and his friend Sam.

Biscuit is a small puppy.

Woof,woof!

Sam is a big dog.

Ruff!

Biscuit and Sam are good friends.

不一会,女儿安静下来,再也听不到那种“啊……”的长音。我转头轻声问爱人“她睡着了吗”,爱人答“没呢!你继续,她在认真听呢”。

二、热情介绍周边人员的当下举动

对宝宝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一个新奇的世界。那些活生生的人以及这些人的各种举动,都是宝宝感兴趣的。因此,可以把“介绍周边人员当时的举动”,作为自己跟宝宝说话的重要内容。

如果在家里,大人正在吃饭,这时可以抱宝宝到饭桌前,并说:

看,姥姥正在吃饭呢!来,看看姥姥在吃啥。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宝宝触碰、闻闻那些食物,通过听觉+触觉+嗅觉,加深其对“大人吃饭”这件事的感受。

即便在户外,周围都是陌生人,我们依然可以向宝宝介绍这些人的举动。比如:

看,那位叔叔正在跑步,虽然天气很热,但他一直在坚持。长大了,你也跑步好不好?

并顺势拨弄一下宝宝的胳膊和双腿,模拟跑步的姿势。

不管向宝宝描述自家亲友的举动,还是介绍陌生人的某个行为,都应以热情的口吻去介绍,让宝宝感受到说话人的善意,领略人间生活的美好。

不能带有负面情绪去介绍,比如:

看,你爸吃饭吧唧嘴,还翘着二郎腿,我真是够了!

那位阿姨遛狗不拴绳,默许小狗随地撒尿,实在讨厌!

三、平静描述此情此景此刻的心情

即便家中只有自己和宝宝,没有其他亲友,即便自己在户外未遇到其他人,我们依然可以“就地取材”,跟宝宝说话,“此情此景,此时此刻”真实珍贵,均可入题。

把自己当下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作为无命题作文,说给宝宝听。家中的各种装饰摆件,窗外的风景,当天的天气,甚至自己当下的心情,都可以成为跟宝宝对话的素材。

对于照看宝宝的成年人来说,针对此情此景此刻的心情,给出通俗流畅的语言描述,并不存在知识上的难度。难的是,很多人破不了自己的观念障碍。

典型表现有二。一是,总觉得像婴儿那样奶声奶气地去说话,显得自己很傻;二是,描述时过于写实,不够平静。

但是,我们是在跟宝宝说话。所以,请放弃“成人思维”,请站在宝宝的立场上,去看待、践行“说话”这件事。

大人觉得习以为常的场景,却可能是宝宝眼中的“新世界”;宝宝虽然听不懂大人说话的真实含义,却能感受到大人说话的真实情绪。所以,请平静耐心地跟宝宝说话,引导他们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