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工作者的个体分裂与自我修复

Posted by liuxher on September 15, 2023

9月9-10日,第四届开智大会“行动与韧性”在京举行。渐冻症抗争者、京东集团原副总裁蔡磊,AI创业者史建刚,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博士郭歆,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范晓蕾,ONES生态总监李峻,以及本次大会策展人、安人集团董事长阳志平,悉数做了主题演讲。

听后,收获很大。归来后,总觉得应当写点东西,才算不虚此行。思考数天,决定从本职工作出发,去写相关从业人员身上存在的个体分裂现象,并结合大会演讲嘉宾提到的部分观点,谈一谈如何针对上述“分裂”做出个体修复。

此即本文写作缘由。

一、知识工作者的个体分裂

这里的知识工作者,泛指以电脑为主要劳动工具,凭借大脑思考产出创意性知识成果,且在室内长期久坐的那些人士。或许受工作性质影响,这类群体普遍存在如下“分裂”。

(一)遇事爱想价值意义,但又迷信社会规训

知识工作者爱从”价值意义”角度思考问题,比如这件事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对“我”有什么好处,或者这件事“我”应该做还是不应该做,做了有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想得越多,越可能纠结而无从选择,越算计有无价值意义以及价值意义的多与少,越可能带来个体行动的彻底瘫痪。

思考事情的价值意义,原本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体现,但问题在于,知识工作者虽然受过一定教育,但又久居书斋,社会实践参与不多,导致有些事情的价值意义,并非单靠思辨推理就能讲通。一旦想不明白,很多人便选择按社会规训去做事。世俗观念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我”就怎么去做。这就陷入个体盲从,放弃了独立思考,出现个体的第一个分裂。

(二)天天与知识打交道,但未将知识作品化

知识工作本身就是跟知识打交道,从业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把这些知识运用到自身工作中,产出一定的知识创新成果。比如,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提取里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不过,很多人虽然接触并储备了很多知识,但这些知识往往只是碎片化信息。即便将它们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但也往往因工作情境的千变万化,而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加上工作节奏偏快,从业人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往往顾不上深思熟虑,也来不及系统总结,知识用完就用了,缺少作品产出,工作多年依然缺少代表作,出现个体的第三个分裂。

(三)经常累得腰酸背痛,但不重视体力劳动

知识工作者常年伏在案台,眼睛盯着电脑屏幕,脑子飞快运转,双手还要持续敲击键盘。即便暂时不用电脑,也往往需要端坐桌前读书学习,手拿纸笔进行写作。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坐姿,不免累得腰酸背痛,身体难受。

尽管自己经常累得腰酸背痛,但很多知识工作依然将自身定位为纯粹的脑力工作者,内心深处往往认为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高级,或者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截然对立,最终导致同一个结果——不重视体力劳动,或者说认识不到体力劳动的必要性。于是,产生该群体的第三个分裂。

(四)工作属于高压工种,但对压力缺乏认识

知识工作本身带有创意性质,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效率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而坚持学习、深入思考、高效产出,对于任何毕业多年的成年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但知识工作的特殊性质,要求从业者必须这样做,很多人因此压力很大,精神紧绷。

知识工作的高压无时不在,很多时候,它负面影响着从业者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热情,带来职业倦怠。但令人揪心的是,深处高压环境的知识工作者,似乎对压力缺少科学认知,不能正确认识压力,也不知道如何化解压力,甚至始终坚持有害的工作方式,而少见科学的积极调整,由此带来个体的第四个分裂。

(五)项目需要专注投入,但沉浸时长不持久

知识工作需要长时投入,不这样,就容易工作出错,干扰思考,影响工作产出。有些职业可能一边聊天、一边工作,甚至嗑着瓜子、吃着零食,也不耽误工作产出。但知识工作者很难“一心两用”,很难想象:一名知识工作者能够一边盯着电脑,一边回头跟人闲聊,一边还不耽误正常思考,非常流畅地输出工作成果。

专注投入的重要性,每一位知识工作者自己都很清楚。但工作中时常出现的场景却是:“我”知道工作需要专注投入,但“我”就是无法集中精力,难以沉浸,心流不在;“我”知道工作分神不好,但“我”不知道怎样才能长久沉浸,不受干扰。由此,带来个体的第五个分裂。

二、知识工作者的自我修复

上述五个方面的个体分裂,只能知识工作者自己去修复,其他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知识工作者个体分裂的自我修复,需要“五个回归”,即回归实践、回归作品、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回归童真。当然,这些“回归”都是些偏大的宏观概念,有必要在下文一一做出具体阐述。

(一)回归实践,学习“大老粗”

回归实践,针对的是“遇事爱想价值意义,但又迷信社会规训 ”。回归实践,就是以实践指引自己的观察和解释。这是对“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纠偏。遇事爱想价值意义,其实就是从心念出发去思考问题。受制于个人的视野局限,心念世界往往只是自己大脑中所以为的那个世界,它并不同于绝对的真实世界以及本来的现实世界。

我们应当把逻辑颠倒过来。不应再按”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顺序去思考,而应当先“改造世界”,再“解释世界”,最后认识世界。也即,不再固守之前的认知,不再只是用以前的陈旧观点去解释当下遇到的事情或问题。而应当:现实实践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自己就围绕这个问题去做分析和解释,在思考中更新对世界的认知,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观察世界。

回归实践的一个简单办法,就是向“大老粗”学习,做一个有文化的大老粗。“大老粗”泛指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他们口直心快,注重现实,虽然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执行力很强。比如,家里没钱了,那就外出打工,而不像文化人那样,反复纠结“这活儿体不体面,掉不掉面儿”,既想着挣钱,但又挑三拣四。

此外,相比男性知识工作者,女性还需要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特别是面临生儿育女与职场工作的矛盾时,不应单纯思考其价值意义,或者迷信社会规训对女性的定义,而应当直面自己独一无二的真实生活,在这个大框架之内,寻求可能的改变,讲好自己的人生故事。

(二)回归作品,借力“最小化”

回归作品,针对的是“天天与知识打交道,但未将知识作品化”。回归作品,就是用作品牵引你的工作和学习。这一点,跟“回归实践”既有类似之处,也有明显差异。二者的共性体现在,都强调以某个对象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善于抓取核心矛盾;不同之处在于,“回归实践”侧重当下,注重眼前之事,而“回归作品”侧重中长期,强调目标的一以贯之。

对知识工作者来说,回归作品,用作品牵引工作和学习,需要改变两个误区。一是不能再认为,只有在学校专门学过如何产出作品,自己才可能去创造作品,没学过就无法创作;二是不能再认为,只有职场的师父教过如何创作,自己才能创造出作品,没人教就没法出作品。

应当是,因为“我”要出作品,所以“我”要自己想办法将工作和学习服务于作品创作;作品需要什么,“我”就学习什么,“作品”需要什么,“我”就利用工作和学习为它提供什么。阳志平提供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操作方式——什么都能耽误,就是不能耽误赚钱。这个“赚钱”,可替换成其他有助于自己出作品的任何要事。

“就是不能耽误”,体现的是一种“最小化”思维,比如最小阻力、最小行动。因为“就是不能耽误”,所以这个事情被排在第一位,处于绝对的优先级,受到的阻力最小。与此同时,在确保最小阻力的前提下,还需要把那个面向中长期体量的作品,适当分解成小块,在完成每一个小块的最小行动中,一步步促成大作品的完工。

(三)回归自然,崇尚“下田地”

回归自然,针对的是“经常累得腰酸背痛,但不重视体力劳动”。知识工作者“腰酸背痛”的直接原因,就是长期久坐。也即运动不足,特别是户外运动不足。而回归自然,意味着走出室内、走向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参与到体能锻炼中。

知识工作者越是腰酸背痛,越需要回归自然,越需要体力劳动和适度运动。这背后的逻辑是,知识工作者在工作之余,需要换个脑子,换脑休息。而只有回归自然,离开自己久坐的那个办公室,走向户外,接触自然,而不是换个姿势躺着玩手机,才能在换脑中得到真正的休息。

对现代人来说,回归自然、走向户外,是身体受损后、幡然醒悟做出的选择。而在古代,务农种田本来就是广大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土地上有中国人的顶级人生体验。春天就要播种,迎接万物复苏,冬天就要涵养土地,改善土质,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知识工作者走向户外、适度运动,跟农民耕耘田地、参与体力劳动,并无二致。在经济下行的时代,也应像农民一样在职场的土地上积蓄力量,培养技能,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深居简出,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既不幻想逆天改命,也不一味唉声叹气。

(四)回归传统,效法“太极拳”

回归传统,针对的是“工作属于高压工种,但对压力缺乏认识”。现代社会的突出特征,就是“加杠杆”,以小博大,或者进一步引申地说,物质社会不断放大人的欲念,不断强化人的胜负欲,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攥在手里,精神紧张,压力重重。

知识工作者如何认识压力,如何化解压力?恐怕我们还是得回归传统,从老祖宗那里寻找智慧。传统社会的一大优势,就是强调和谐一致,比如内圣外王、阴阳合一。当然,传统智慧“和谐一致”更典型的案例,当属太极拳。

太极拳的特点是中正安舒、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你向“我”施力,“我”灵活移动,但绝不逃避,而是找好支撑点,把压力分散到全身各处,随受压力而稳稳不倒。在你来我往的迂回试探中,压力无时不在,时时袭来,但压力体内均匀分散,压而不伤。

人体是一个系统结构,只有注重结构的完整性,人才不至于被压力击垮。压力是什么?压力不是压力,而是一种变化,接过压力,将其转化。人无法让它消失,也不能让自己完全摆脱压力。人能做的就是跟太极拳一样,你来我往,移动自身,把压力接过来,并将其转化成均匀分布于全身的一种力量。

(五)回归童真,拜师“小孩子”

回归童真,针对的是“项目需要专注投入,但沉浸时长不持久”。工作无法沉浸专注,往往是因为自己和自己较劲,自己和跟自己有关的任何事较劲,也就是“有心事,放不下”。

心里有事,就心猿意马,精力涣散,无心工作。成人的世界,就是这么脆弱。相比之下,小孩子的世界要简单纯粹得多。玩儿就专心地玩儿,即使刚才心里不高兴,但接下来只要玩儿,很快就能沉浸其中,不受干扰。成人要向小孩子学习专注力。

这里的“玩”,是个隐喻。对于成人而言,“玩”意味着在工作中发现自己所爱,让自己深深被吸引。不热爱,就难以沉浸;上班如上坟,就不能投入。“玩”还意味着自造心流,能自主掌控自己的行动,自己很清楚应当干什么,不应当干什么。

对于小孩子来说,假如有人和他玩,不管这个是同龄人,还是成年人,也不管这个人外貌、家境如何,他都十分珍惜这个伙伴。因为珍惜,所以沉浸,绝不会消耗对方。这也启发成年人,要以一种感恩、合作的心态与他人相处。和谐的人际关系,会让你心情更好,减少杂事对你工作的干扰,从而心流常在。